中文名: 三皇
朝代: 三皇五帝
别称: 三皇
职业: 神话人物
时间: 上古
民族: 华夏神族
出生地: 神州大地
子女: 炎黄子孙
主要成就: 中国创世神话中的神祇
中国创世神话中的神祇 —— 三皇
起源于民间传说,其实就是原始社会为人民做出巨大贡献的群体和个人(例如上古洪荒时代的水灾,鲧率领众人治水),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和怀念这些群体和个人的功绩,将他们一一神话,归类为神祇人物以供奉祭祀,形成了如今我们看到的一个个美丽的民间传说。
三皇之称
三皇之号最早见于《周礼·春官·外史》,此前三代以前无此称也。未有专指其称者,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秦博士所议“古有天皇,有地皇,有泰皇,泰皇最贵。”“泰皇”即指“人皇”,其实是说“天皇、地皇皆神祇人物及传说,惟“人皇”是统治现实社会的真实统治者,所以王绾、冯劫、李斯与秦博士皆曰泰皇最贵。”
因为《史记》是记述的中华正史,盖三皇是神话传说,司马迁不想因此误导后人,故太史公司马迁在《史记》中未敢采用从三皇本纪起,而从五帝本纪起,不象黄帝姬轩辕确有其人其事,只不过后世一些人为歌功颂德把黄帝神话。
历史源引
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臣等谨与博士议曰:‘古有天皇,有地皇,有泰皇,泰皇最贵。’”
《史记·补三皇本纪》引《河图》、《三五历纪》:“天皇、地皇、人皇。”
《太平御览》引《春秋纬》:“天皇、地皇、人皇。”
《尚书大传》:“燧人、伏羲、神农。”
《白虎通义·号》:“伏羲、神农、祝融。”
《风俗通义·皇霸》第一,引《春秋纬运斗枢》:“伏羲、女娲、神农。”
《帝王世纪》:“伏羲、神农、黄帝。”
《辞海》合订本:“最后一说反映了原始社会的经济生活发展情况。”
三皇来历
(2)天皇、地皇、人皇(《太平御览》)
(3)燧人、伏羲、神农(《尚书大传》、《白虎通义》)
(4)伏羲、女娲、神农(《风俗通义》)
(5)伏羲、祝融、神农(《白虎通义》)
(6)伏羲、神农、共工(《通鉴外记》)
(7)盘古、女娲、伏羲(民间传说)
(8)自羲农,至黄帝。号三皇,居上世。(《三字经》)
(9)伏羲、神农、黄帝(《帝王世纪》、《古微书》)
最后一种说法由于《古微书》引用《帝王世纪》的影响力而得到推广,所以伏羲、神农、黄帝成为中国上古社会三位杰出的帝王。
此外,汉朝的纬书中称三皇为天皇、地皇、人皇,是三位天神。后来在道教中又将三皇分初、中、后三组:初三皇具人形;中三皇则人面蛇身或龙身;后三皇中的后天皇人首蛇身,即伏羲,后地皇人首蛇身,即女娲,后人皇牛首人身,即神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