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公元1402年(明朝建文四年)六月,燕王朱棣在南京登基,正式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。在处理完建文旧臣之后,朱棣开始大封功臣。当时,朱棣一口气封了4位公爵,分别是,封丘福为淇国公,封朱能为成
明朝建文四年(1402年)九月,朱棣大封功臣,那些在靖难之役中为朱棣出生入死的将士们终于得到了“回报”。朱棣这一次在靖难功臣中一共封了两公、13侯、11伯(皆不含追封)。其中,在11位
李世民和朱棣都是历史上两位非常有能力的君主。他们的时代也均是由他们篡位所获取的,一个发起玄武门政变,一个发起靖难之役。那么这样相同的任务,他们谁的困难是比较大的呢?首先,军事实力方面谁
李景隆字九江,是明朝初期的将领,他是明太祖朱元璋为孙子建文帝朱允炆培养的武将班底成员,但他最后却让朱元璋走了眼。在朱元璋的第四子燕王朱棣发起的靖难之役时,李景隆被朱允炆火线提拔委以重任
公元1399年(明朝建文元年),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踌躇满志,他和黄子澄、齐泰二人进行了一场密谈,最终决定削藩,而第一个被削的对象,正是朱允炆的五叔朱橚。朱橚,是朱元璋的第五子,燕王朱
开篇声明:本文为笔者原创图文,欢迎关注@九州铮史 带给你别的平台所没有的历史哲思。洪武三十一年(公元1398年),明太祖朱元璋驾崩,因太子朱标英年早逝,因此大明王朝的最高权力交到了皇太孙朱允炆之手,...
明宣宗孝恭孙皇后,山东邹平人, 永城县主簿孙忠之女,公元1392年左右出生,公元1462年9月崩逝。孙皇后去世后,儿子明英宗朱祁镇给她谥号为孝恭懿宪慈仁庄烈齐天配圣章皇后,跟丈夫明宣宗朱瞻基合葬于... ..
明初,一场叔侄间的纷争彻底改变了明朝200多年的历史,很多人的命运也因此改变,但此次明朝命运的改变是否为明朝增加“寿命”了?如果是朱允炆赢得靖难之役,他能开创一个比朱棣更长久的明朝吗?朱棣青铜雕像靖...
一、先弱后强,新君削藩—白沟河之战时代背景公元1392年,明太祖朱元璋的太子朱标早逝。彻底打乱了朱元璋预先设想的政治安排。在经过与朝臣的多番商议后,朱元璋决定将朱标次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,以便承继帝位...
公元1386年,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的统治,打败了陈友谅,终于建立了为期276年的大明朝,并且定都南京。朱元璋是农民出身,深知百姓疾苦,他登基之后虽然对于从龙之臣大杀特杀,但是那一时期的百姓,却是生活得...
大明朝开国皇帝,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后,因皇太子朱标过早夭亡,由皇太孙朱允火文登基做了皇帝,年号建文。 建文帝执政后,看到各家藩王叔父们拥兵自重,无法控制,就听取了黄子澄、齐泰等大臣们的意见,着手...
1402年,燕王朱棣通过靖难之役,率兵攻破南京,建文帝朱允炆见大势已去,焚毁宫殿,不知所踪。他的皇后马氏自焚而亡,次子朱文圭当时只有两岁,被遗留宫中。随着朱棣的登基,朱文圭也被废为庶人,被称作建庶人...
朱棣“靖难之役”成功有多幸运。建文就有多倒霉。朱棣篡位成功是封建历史上最后一次藩王造反成功者。以不可能成功方式取得了成功。可以说朱棣成功一半的成功来自建文的神助攻。任何一场造反都是是极其艰难的,要么...
笔者相信大家都听过这么一段话,慈不掌兵,情不立事 义不理财 善不为官,今天笔者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明朝建文皇帝朱允文,朱允文是明朝第二个皇帝,靖难之役之后下落不明,至今存在的说法也是众说纷纭,没有一个切...
朱元璋靠着凶残、爱民而出名,凶残是对敌人和贪官污吏凶残,爱民则是对底层百姓关爱至极。但他这样一个好皇帝对于大明江山的传承却出现了意外,本该继承他帝王之位的儿子朱标英年早逝,爱屋及乌的朱元璋不得已把帝...
建文四年,燕王朱棣攻破南京,不久即皇帝位改年号为永乐。燕王从起兵造反,到攻破南京称帝仅用了三年时间,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藩王造反而登上皇位的。虽然这个过程不算长,但是中间的凶险可是非常大的,一...
明朝建立以后鉴于前元在皇位争夺中的血腥教训,开国皇帝朱元璋制定了《皇明祖训》,对于皇位的继承顺序作了明确规定。洪武二十八年八月,明太祖朱元璋重新更定皇太子封爵之制。规定皇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,次嫡子并...
日本升龙道上不可错过的金泽,日本金箔工艺的发源地,几乎100%的日本金箔市场皆被它占,来到日本金泽,可以吃到披着金箔铠甲的冰淇淋,享用被金箔装点的海鲜丼,除此之外,这个最有京都韵味的日本小京都还有哪...
作为历史上最著名的政变之一,靖难之役充满了传奇,是历史上唯一以一隅击败全国的战例,但也留下了无数疑问,其中一个是:朱棣攻克南京之后,假如朱允文不跑(朱允炆应该没有自杀,而是逃出去了),坐等朱棣上门,...
一手好牌打稀烂——为你还原一个愚蠢虚伪毒辣的建文帝提到建文帝,我们的心目中更多的是一个悲情的皇帝,善良宽厚结果却被叔叔篡权夺位,最后生死不明,不免让人同情,但是历史上的朱允炆真的如此宅心仁厚吗?我认...
明成祖朱棣,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,本来被封为藩王,驻守边疆,后发动靖难之役,夺得皇位,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以藩王身份造反篡位成功的。(明成祖朱棣)那么,朱棣能凭一藩之力与庞大的朝廷对抗,最后竟然成功上位...
自秦首创“夷三族”的刑罚后,统治者特别喜欢用族诛这种酷刑来震慑威吓异己分子。历史上最早记载了商鞅、嫪毐被族诛,李斯,赵高被“夷三族”,汉初功臣彭越、韩信等人也被夷三族。 ..
朱元璋朱棣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(1398年6月24日),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病逝,皇太孙朱允炆继位,时年21岁,这便是建文帝。朱元璋为了他一手创立的大明江山能够长久不息,将宗室25人(24个儿子和1个从孙)封为藩王,分驻全国各地战略要地,其中有9个儿子被分封到东起辽东西至甘肃的北方边境线上,镇守边
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,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,明朝初年,封为燕王,镇守北平。建文元年七月,以“清君侧”诛讨齐泰,黄子澄,方孝孺等奸臣为名,发动了靖难之役。1402年朱棣率领大军攻破南京,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。朱棣即皇帝位,改年号为永明成祖统治的永乐时代,是明朝初年的一大盛世。这一时期明王朝充满
纵观中国古代史,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情况,那便是皇帝一般情况下喜欢重用外戚,诸如喜欢用舅舅什么的。而对于叔叔或者兄弟等皇族成员,往往是提防居多。也就是说皇帝一般情况下喜欢重用外戚,而非藩王。即使在这种情况下,中国历史上出现不少外戚篡位之事,诸如外戚王莽篡西汉江山建立新朝,还有隋文帝杨坚以外戚身份篡了北
建文帝以朱元璋长孙的身份继位,即位后对朱元璋的政策即做了大幅度地调整,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1、重用文人。朱元璋以武力夺得天下,自然看重武人的地位。建文帝大幅提高文人地位,形成文人治国集团。身边重臣如齐泰、黄子澄和方孝孺等。2、宽刑省狱。建国之初,太祖朱元璋以刚猛重典治国,法外用刑情况严重。他继位 ..
道衍怪僧原来是姓姚,他后来追随大明的燕王起兵。燕王登基后给他改了名字叫广孝,后来在历史上流芳百世的也就是这个名字。姚广孝在长洲的一个医生家里出生,自小聪明伶俐。只是他却长得很丑,就连史书上也这样描述他,说他平日脸色蜡黄,且有一双三角眼,看起来像一头凶神恶煞的病虎。坚持出家当和尚,博学多才被招揽当时有
朱棣,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,封燕王。镇守北平。朱棣建文元年(1399)七月初四,朱棣起兵“靖难”,从北平发兵,至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攻入南京,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,用时仅四年。 ..